张伯驹与太平保险的一段往事

日期:2019-06-11

在太平保险的史料中,有一张票据格外引人瞩目,其背后是一位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子——张伯驹,以及其与太平保险的传奇往事。

说起张伯驹,人们最先想到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

张伯驹和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爱国民主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建国初期,张伯驹将多件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

但是,张伯驹被人熟知并不是四公子之一的头衔,而是他把价值连城的国宝捐献给了国家,因此有人夸张地说“半个故宫都是张伯驹捐的”。那么,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期,是什么让张伯驹先生知信相托于太平保险呢?

这是一张火险保费收据,长21.3厘米、宽11.6厘米,呈黄褐色,文字显示:“今收到火灾保险单第303405号承保秦陇实业公司名下保额国币200万元整,保价每千元国币5元整(实收),计保险费国币1万元整。以12个月为满期合给收据为凭。自中华民国34年9月20日至中华民国35年9月20日下午四时正。”签发人是“西安太平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刘纯中”,落款日期为“中华民国34年9月11日”。左下角钤有“刘纯中”经理和“西安太平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印章。

票据背面贴有4枚面额为10元,图案为复兴关牌坊的印花税票。

追溯这张保费收据背后的故事,还需从张伯驹先生的经历说起。1942年,兵荒马乱中的张伯驹为使所藏书画珍品免遭日军劫掠,仓皇中将《平复帖》等国宝缝于被褥和棉衣内,途经数省,几经辗转,历经艰辛,终于安全到达大后方西安。

为了维持生计,张伯驹先生在西安创办了秦陇实业公司,并自任经理。秦陇实业公司是一家以面粉加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这在以面食为主的陕西本土可谓是“刚需”企业,大量收购来的小麦被磨成面粉再销售出去,仓储和加工环节的火灾风险不容忽视。

张伯驹先生一面加强企业内部防火管理,一面通过购买充足的保险,把风险转移出去,解除了企业经营上的后顾之忧。从这张火险保费收据来看,张伯驹先生对企业的风险管控做的相当到位。由于管理有方,该公司逐年盈利,这给当时经济上已陷入困境的张伯驹先生提供了巨大的财力支持。

通过这张富有时代感的保险票据,我们亦可了解到当时太平保险公司的发展境况。

太平保险公司成立于1929年,由于资本雄厚,善于经营,开业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华商保险公司,并在香港、西贡、雅加达、新加坡、马尼拉等地设立分公司,海内外分支机构一度达到990余家,先后兼并了安平、丰盛、天一等保险公司,开始了集团化运营,继而成立了太平分保集团,其在当时中外保险公司中独树一帜,声望日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太平保险公司管理层遂将国内的经营重心转移至大后方,此后于1944年将总公司迁至重庆,并在西安设立了分公司,聘请西安金城银行行长刘纯中先生兼任经理。

今年是中国太平创立90周年,中国太平90年的丰厚积淀,是中国民族保险事业诞生、成长、发展的缩影。中国太平90周年历史文化展目前正在香港北角京华道18号展出,邀您探索太平故事,共享太平华章!

热忱欢迎各界人士预约参观!

展览对外开放时间

2019.5.17-6.17

参观申请发送至邮箱:

kkcheung@cntaip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