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8年1月28日,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复业已经整整六年了。六年中,太平人寿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承保保险金额突破8000亿元,客户总量突破600万人次,资产和业务规模保持年均50%以上增长,成功跻身“2007中国企业500强”。太平人寿六年创下了寿险公司持续稳健快速发展的新纪录,成为新锐寿险公司的典型代表。
而2007年,对太平人寿来说,更是关键和不平凡的一年:年度新契约保费超过135亿元,总保费达158亿元,牢牢站稳“双百亿”平台;总资产超过460亿元,客户数量超过600万人次;承保保险金额超过8000亿元,服务网点已经遍布全国;企业竞争力日益凸显,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很显然,太平人寿已经初步形成了有浓厚自身特色的“太平人寿模式”。
稳步推进机构布局
如何建立一个布局合理,且有高效运转能量的全国性网络,是一家保险公司能否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太平人寿复业六年中,不仅在机构铺设的速度,而且在机构发展的稳健性方面都走在了众多新成立的保险公司的前面。2007年,太平人寿在已经获得良好发展的现有机构的基础上,再度成功开设了广西、湖南、云南、陕西、吉林、山西、重庆等地七家省级分公司。同时,贵州、新疆、甘肃等地第五批省级分公司也开始筹建。至此,太平人寿已经建立起基本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成为中国寿险市场上机构铺设最快、建设最为稳健的公司之一。
太平人寿董事长宋曙光在谈到太平人寿的发展时特别强调说,“稳健”是太平人寿的最大特色。这种“稳健”的特色相当明显地体现在其分支机构的铺设中。六年中,太平人寿遵循的是一条最朴素的原则,即“成熟一家、开设一家”,以确保新开设机构的质量和经营品质。现在,太平人寿旗下已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分支机构,其凭借健康快速的发展很快成为了各地寿险市场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在四川、河南、山东、江苏、北京等地,太平人寿的品牌和服务已经成为当地居民首选的几个保险公司之一。2007年,四川分公司的个险业务保费超过了2亿元,成功扮演了市场领跑者的角色。与此同时,太平人寿多个分支机构则连续多年在当地市场上保持“零投诉”的记录。这些分支机构的高质量业务品质,有力地保证了太平人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寿险市场上异军突起。
稳健推进机构布局的同时,太平人寿还花大力气培养自己在各地的“三高团队”。太平人寿从复业起就确立了建设“三高团队”的理念,即打造一支“高素质、高品质、高绩效”的保险代理人队伍。六年来,太平人寿对这支保险代理人队伍培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到2007年,这种多年的投入开始获得了全面大丰收:个人业务成功实现人力和业绩“双双翻番”,代理人队伍由2.4万人增长到4.4万人,个险标准保费实现100%以上增长,成功站上了15亿元平台,年度规模保费达到37亿元。太平人寿4万余人的“三高”团队完成的业绩总量相当于同业公司10余万人的工作业绩,人均产能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截至2007年10月末,太平人寿个险首年市场份额5.6%,较上年同期提升了4个百分点。开始逐步在市场上形成了具有太平人寿特色的个险品牌。
服务品质瞄准新标杆
太平人寿一直被视为业内新设保险公司运营管理模式的一个代表,特别是在服务管理方面,太平人寿的保险运营服务体系的完善与高效是走在行业前列的。这一点在2007年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上曾得到过充分的展示。
2007年的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是我国目前举办过的规模较大的体育赛事,中国保险集团的独家承保内容,使2007年的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成为世界特奥会历史上保障范围最广、金额最大、对象最特殊、风险转移标准最高的一次特奥会,并创下中国保险史上数个“之最”。作为中国保险集团的成员公司,在特奥会期间,太平人寿以高水平、高效率的理赔服务,妥善处理了794例寿险理赔报案,为赛事提供了坚实的保险保障,为中国保险业争得了荣誉。
太平人寿的团险“全国性保险服务”体系是支撑此次特奥会保险服务的核心力量之一。所谓团险“全国性服务”是为配合团体客户实现全国统一风险管理的服务品牌,它以vip服务团队和基本覆盖全国的200余个服务网络为依托,以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流程和客户服务标准,确保任何一个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能得到统一标准化的高品质服务。“全国性服务”除了提供专业高效的各类常规保险服务,还可提供健康延伸服务(vahs),提供病理管理、健康预警、绿色通道等高附加值服务。针对客户的特别需求,太平人寿还可提供海外医疗保障、sos海外急难救助等多项海外延伸24小时服务。其中,sos海外急难救助在特奥保险服务中大显神通,通过这个服务通道,太平人寿联手国际sos,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一位外国专家的全球医疗转运,为整个上海特奥会的后勤保障服务赢得了国际声誉。
创新和精细化是太平人寿保险服务的另一大特色。2007年,太平人寿率先在行业内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国通”服务。所谓“全国通”是指一个集跨地域业务受理、一站式柜面服务、无站式自助服务和标准化品质作业为一体的运营服务体系。从此,太平人寿的客户可以像银行的“通存通兑”一样,在全国享受“通保通赔”服务,其时效、流程与品质高度一致,且不用支付任何手续费。全国各地的任何一位柜面服务人员,都能够为客户一揽子处理包括新契约、咨询、保单变更、理赔、投诉等业务,小额理赔还能当场给付。另外,由于太平人寿运用了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沟通平台,客户无需亲临柜台,也能够享受高效便捷的客户服务。
在成功实现“全国通”的基础上,太平人寿再度提升服务标杆,即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将“6 sigma”引入了运营服务体系。所谓“6 sigma”,是一个统计学的原理,代表品质合格率达99.9997%或以上,也就是说,品质接近“零缺点”。
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从2003年开始,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惠誉国际(fitch)连续四年为太平人寿做出bbb+评级。按照惠誉国际的评级标准,bbb以上的等级都为投资级,bbb+是bbb等级中的最高级别,表明公司具有良好的信质量,信用风险较低。这是三大著名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目前为中国保险企业做出的最高评级之一。
2007年9月初,太平人寿同时跻身了“2007中国企业500强”和“2007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之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无疑是太平人寿发展中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太平人寿已经进入了中大型保险公司的行列。而太平人寿为自己下一步的规划是,跻身国际“a”级企业行列,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太平人寿忠实履行企业社会公民的义务。2007年以来,太平人寿加强了对困难群体和环保公益事业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太平人寿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去年还在北京正式启动“太平人寿小天使基金”项目,救助贫困白血病儿童。
《经济日报》2008-02-21 文/唐和敬 陈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