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年金业务将成为太平养老新的业务增长点。日前,太平养老总经理杨帆表示。
企业年金“高科技产业外商独资企业第一单”日前出炉。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投资管理人与山特维克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受托和投资管理合同。与此同时,山特维克集团与招商银行签订了托管、账户管理合同。
杨帆表示,随着第二批企业年金机构资格认证的通过,他明显“感到了压力”。由于企业年金市场有相当的专进入槛,他认为,竞争压力主要还是来自同业的养老金公司。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最具实力的两家养老金公司太平养老和平安养老之间处于竞争的胶着状态,业务量呈现交替上升态势。由于两家机构的市场定位不同,在分支机构的铺设、业务类型的选择上也是各具特色。太平养老仍然将坚持其大区布局的初衷,在人力,财务,技术,资源等资源的高度集中管理和调配,以节约运作成本,提高效益。
杨帆表示,太平养老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很难被同业复制的“软实力”。公司对于“软实力”的打造、保护可以说是煞费了一番苦心。杨帆将这种被称之为“软实力”的核心竞争能力量化为制度、流程和执行力三大部分。
谈到今后业务发展的方向,杨帆表示,思路已经日渐清晰,至于是大伙都眼热的央企,还是外资企业,他保持了的沉默。
在众多的业务当中,此次与山特维克集团的高调牵手,除了表明双方对该业务的重视外,也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养老对该领域的态度。
虽然,论资历太平养老已是圈内的老字辈,但杨帆认为,目前事业才算是刚刚起步。他认为,此前的两三年,经历了整个机构的铺设,人员的培养,客户资源的积累等等,他非常看重这个“心路里程”,经过了几年的心理的积累,他称:“太平养老的事业才刚刚起步。”
在具体与外企接触过程中,太平养老除了用专业化的附加值服务贯穿始终以外,还与招行等银行携手搭建了一个金融平台,集中优势,为企业创造最具管理效力的“2+2”运营模式。在后台运营和管理人之间协调上达到效率最优,成本最低。该模式具有计划操作专业化、投资精算能力强、信息报告制度严格等多种优势,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年金资产的独立性,明确界定了受托人的责任,更能维护受益人的利益。其符合市场化和国际化标准的运作将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和良好的市场示范作用。
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价值是太平养老追求的目标。
(来源:证券日报 200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