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课堂

速看你手中的零食包装是否有这几个字,后果很严重!

生活中的“零食族”大部分是孩子和中青年,买零食通常首先考虑是否好吃,却很少关注质量和卫生问题。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统计发现,150多个安全指标不合格的批次中,近七成是零食,主要包括:各种话梅、杏肉、地瓜干、菠萝干、瓜子、牛肉干、鱿鱼丝、海苔、风味肠等。

零食暗藏五大隐患

色素过量:一些食品生产单位为了追求小食品的“相貌”好看,往往过量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比如膨化食品、糖果等。但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风险高于天然色素,消费者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造成腹泻等症状,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危害很大。天然色素安全但成本高,很多企业舍不得用。

防腐剂超标:食品防腐剂是保证食品在运输、储存时的防腐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如苯甲酸、山梨酸钾和亚硝酸盐等,摄入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脏、肝脏的健康。

糖精过量:为了提高甜度,在蜜饯、雪糕、糕点以及饼干等食品中可能加入过量糖精,带来肠胃不适,也会引起肝脏代谢问题,糖精钠经水解后还会形成有致癌威胁的环乙胺。

高盐、高糖:话梅、豆腐干等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盐或糖,会增加肾脏负担,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威胁。在欧美市场上,注明“不含糖”、“不含盐”的食物会更受欢迎。

大量反式脂肪酸:市场上大部分糕点、冰淇淋、饼干配料表中都含有“植物奶油”和“植物黄油”,这其中就含大量反式脂肪酸,过多摄入会损害少年儿童的智力、危害心脏,还会导致不孕。

包装上带什么字的零食尽量不要吃?

带“干”的零食:用糖或盐加工的果蔬干,如海苔片、苹果干、香蕉干等,虽挂水果的名,但营养已大打折扣,只能“适当食用”一下。吃太多油脂,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血脂异常的小伙伴就别吃太多了。

带“酥”的零食:很多人喜欢买榴莲酥、椰蓉酥、凤梨酥、杏仁酥等各种“酥”类食品,但这种酥香的口感要靠大量脂肪(含反式脂肪酸)、糖以及很多添加剂,高能高脂,营养价值低,一定不能多吃。

带“柳”的零食:鸡柳、猪柳、牛柳……要注意,它们可能不是真的肉,曾经有过新闻曝光某些商家用鸭肉制作假牛柳。要对于颜色红得不正常、口感嫩得有点奇怪的牛柳,要提高警惕。

此外, “炸”鸡柳这样的做法,很不健康。鸡柳外面裹上厚厚的面包糠或者面粉,一口下去可能半口以上都是淀粉。炸得香酥金黄的鸡柳,都是靠面粉吸了超级多的油,也不再是低脂的、更健康的白肉选择。

带“薯”的零食:孩子们最喜欢的炸薯片和炸薯条也是不健康的零食,因为它的加工方式导致食物中含有很高的油脂、盐、糖和味精,长期摄取会导致肥胖或相关疾病。

带“派”的零食:巧克力派、蛋黄派这些零食虽然口味甜美,但却含有较高脂肪、盐及糖而要少吃。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足和脂肪积累。

带“味”的零食:木瓜味月饼、牛乳味饼干、樱桃味可乐……带一个“味”字,意味着这种食品中可能并没有这种材料,只是用食用香料调配出来的而已,一定要注意。

哪些健康、低热量、好吃的零食可以吃呢?

水果:水果是个好食物,吃的时候要注意量,不要一次拿个勺子半个大西瓜吃到肚子鼓鼓的。单吃水果可能觉得无聊,把水果和沙拉、酸奶拌在一起放进冰箱冷冻室,拿出来和冰淇淋口感一样。或者榨汁也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将水果与银耳、薏米等炖羹,美味又健康。

豆制品:豆制品具有饱腹感,热量也不高,在家制作一杯手工豆浆,是很健康的选择,可以加芝麻核桃红枣等提升口感,或者自制一些豆渣饼等等。

坚果:适度地食用坚果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高脂食物来维持身材的效果远远比拒绝一切脂肪食物要好得多。这是因为坚果中的脂肪会增加饱腹感,所以在吃过一些坚果以后就会发现自己没有食欲再吃更多的食物了。

坚果中所含的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是身体抵御疾病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并且我们的身体无法自己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

蔬菜:推荐胡萝卜条、花菜泥等等,一些婴儿辅食,比如玉米泥、甜菜泥也是不错的选择。

奶制品:牛奶中的钙质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绝对是好东西。所以易于买到的牛奶、酸奶都很好,脱脂低脂的就更好了。

(来源:人民日报、搜狐网)